導讀: 搜索引擎優化領域中最大的一團迷霧仍是決定搜索引擎行為的算法。既然Google 不公開細節,這行領域的專家們只好透過各種不同長短期的試驗來解析甚至猜測,以便得出最有效率的公式。
本文章主要基于德國最大的 SEO軟體供應商 Searchmetrics 根據自己的龐大數據所發出的一份針對德語區搜索排行因素的報告。雖然數據資料調查的語種及地區和中文搜索不相關,但筆者深信這樣的結果仍具代表性,讓大家藉由此冰山一角來推斷 Google 搜索行為在 2012 新的一年度的趨勢。本文擷取了Searchmetrics 于今年初所公開的白皮書中的重點,和讀者分享。
I. Google 搜索社交化
影響 Google 搜索結果的因素主要有 4個:
a. 社交化元素,
b. 鏈接,
c. 頁面技術還有
d. 頁面內容上的優化。
從Searchmetrics 所列出各項因素和搜索結果排名相關連性的列表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不同的社交化元素幾乎名列前茅,分別是Facebook分享 (0,31),Facebook 整體 (0,30),Facebook 評論 (0,26),Facebook 贊 (0,24); 推特推文 (0,18) 雖在總排名上在鏈接數量之后,但仍是一個可能影響搜索排名而不可忽略的社交因素。
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必須厘清的是,Searchmetrics強調了這份報告所列出的「關連性」絕非代表絕對性的影響因素,而是呈現研究結果不同指標所放出的「信號」,供大家在執行層面的參考。
在社交信號的結果中只能看到Facebook 和 Twitter,可以理解的是,目前這兩大社會化媒體在全球的使用率是最高而且覆蓋率最廣,所以能夠獲得 Google的重視,在新的社交搜索概念中被融入。然而仍不清楚的是,在中文搜索結果的處理上,Google是否將考慮把中文地區使用最廣泛的社交媒體 (比如說新浪微博或是人人網) 列入算法中,還是值得關注。畢竟在Google想重回中國大陸市場之際,搜索的行為也必須依在地市場的情況做調整,以能完整實現搜索社交化的概念。
另外一個關鍵的社交因素是Google自去年夏天推出的自家社會化網路 Google+。Searchmetrics的這份研究的時間點是在2011年底至2012年1月,由于關于Google+的數據仍相當缺乏,因此并未出現在此報告中。
在此報告之外,筆者也對關于Google+ 做個補充。今年初,Google正式公開宣告他們將把Google+ 和搜索結果結合,并打出口號 – 「Search, plus Your world (搜索,加上你的世界)」。毫無疑問的,Google除了看清了人們在網路上的社交行為,更試圖利用這個本質結合本身的搜索力量,將網民「引入」自己建立的社交服務Google+。搜索社交化可算是Google這幾年來在算法中重大改變,在它推廣自家產品的背景下,各網站在作搜索優化時,更不能忽視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