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2 月 28 日起,微信小游戲“跳一跳”在百度中的搜索指數那是噌!噌!噌!地上漲。截至到 12 月 31 日下午,微信指數表示,已有3. 9 億人玩過這款小游戲了, 相信 2017 年最后這幾天,大家身邊的很多人都是沉浸在“跳一跳”這個微信小游戲中度過的。
估計這款小游戲的開發人員年終獎是不用愁了呢?那么,這款游戲為什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引人入坑?嘗試著從游戲入口、游戲玩法和游戲結束這一游戲過程對此中原因進行分析。
1. 游戲入口
在游戲入口方面,“跳一跳”從“召喚”-“觸發”兩個階段完成了游戲入口的鋪墊,吸引用戶到小游戲中。
1.1“開屏召喚”
在微信最新版本中,“玩一個小游戲才是正事”被設為微信開屏頁面。像是游戲中首領的一個召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1.2 “交互設計”的觸發
微信這次巧妙地將“下拉”這個交互形式設計為“跳一跳”的快捷入口,一方面符合用戶下拉刷新的使用習慣,方便用戶找到并開始玩這款游戲。另一方面不占用用戶的主屏幕空間和手機內存,使用戶可以即玩即走。與此同時,微信也利用了“跳一跳”這款游戲來培養用戶下拉使用小程序的習慣?芍^是一舉兩得。
1.3 “PUSH鍵”的觸發
游戲界面設計簡單但不單薄。跳一跳的游戲首頁只有“游戲名稱跳一跳”、“游戲slogan”、“開始游戲”這一push按鈕和排行榜這 4 個元素。背景純色可以直接突出這 4 個主體,強化人們的印象,觸發人們的游戲興趣。
“跳一跳”游戲的玩法可謂是“簡約不簡單”,看似十分容易上手,卻又處處充滿心機。
2.1 游戲門檻
就像射彈弓一樣,一摁一跳。對于 9 億微信用戶來說,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很快的進入游戲狀態中。
2.2 游戲難度
跳躍臺樣式的變化多樣,跳躍臺之間的距離長短不一,游戲背景顏色的階段性變化等,不僅適當的增加了游戲難度,激發用戶的挑戰心里,還為用戶帶來了新鮮感,使用戶不會對游戲很快的厭倦。此外,由于每一次只出現一個跳躍臺,下一個跳躍臺是未知的,且每一次重新玩游戲時,跳躍臺的安排也不一樣,這可以激發用戶的好奇心,為用戶的持續玩樂帶來了動力。
2.3 游戲獎勵
多變的加分機制調動著用戶的興趣,如下圖所示:
-
成功跳躍不落地:+ 1 分。
-
正中跳躍臺中心:+雙倍分數。
-
跳到音樂盒、便利店、魔方和井蓋等特別的跳躍臺時多停留一會,可得到驚喜加分。
在加分規則的變化中,用戶也可以看到跳躍臺圖案的動態變化,聽到跳躍臺發出的水聲、音樂聲等等,使游戲不僅不枯燥,還為用戶帶來了“加分酬勞”。
2.4 用戶成長軌跡
在游戲中,每次分數超越其他微信好友時,游戲界面都會提示,像是在為用戶報道有用戶成長與發展軌跡。這種即時排名機制就像電玩中的賽車游戲一樣,隨時激發用戶的斗志。
3. 游戲結束
“一種行為要想變成習慣,該行為必須有很高的發生頻次和可感知到的實用性!盵1]
因此,游戲好玩僅僅是一方面,在游戲結束時也需巧妙設計,來激發用戶的二次行為,提高用戶的游戲頻率,使用戶形成一種習慣。
3.1 社交屬性
游戲結束后,會有分數顯示和游戲排名,激發用戶的競爭心里。并且在這兩個模塊之間有“發起挑戰”這一選項來鏈接用戶,發揮游戲的社交屬性。
3.2 營造危機感
每周凌晨刷新分數,就像淘寶積分年末清零一樣,讓用戶有危機感,來再次刺激用戶的使用。
3.3 “沉沒成本”效應
底部的“再玩一次”按鈕比較顯眼。在用戶對此游戲上癮后,利用“沉沒成本”效應,想著,玩都玩了,在玩一把,爭取超過某某某,超過XX分等,來激發用戶的二次行為。
4. 總結
激發力即激發用戶參與并持續參與的源泉,是用戶參與游戲化場景的動力。約束、情感、敘事、進展和關系是5 種游戲化設計激發力[2]。在本次游戲中:
-
約束:《社會心理學》中,當用戶自由度過高的時候,其滿意度是降低的。而加以適當的約束可以提高滿意度。本游戲中,游戲簡單的門檻可以給予用戶控制感,來吸引用戶,而一系列的游戲規則給予的約束,可以使游戲的樂趣更加有彈性,創造用戶的游戲心流。
-
情感:在本次游戲中,一定的游戲難度激發了用戶的挑戰心理;不同的游戲規則與不確定的跳躍臺安排引起了用戶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排行榜激發了人們的競爭心理;分數清零激發了人們的危機感;游戲分數分享激發了人們的炫耀心理。
-
敘事:不斷地平臺跳躍就是一個故事的持續敘述。
-
進展:在游戲過程中,超越同伴分數的時候游戲界面的提示就是用戶成長和發展軌跡的描述。
-
關系:排行榜、挑戰、分享等社交屬性使游戲平臺鏈接了用戶。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娛樂體驗稍縱即逝,人們上癮的快,拋棄的也快[1]。而這款小游戲在此時刻橫空出世,也許是微信小程序革命中的一塊“拍門磚”,幫助用戶培養使用小程序的嘗試~也許是逐漸將微信推到最大的游戲分發平臺上的一個臺階吧[3]。